2017浙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单选
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由罗哈德和哈默在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论文提出的。
2. 个人诚信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也使人们之间的信任感降低,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增多。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互联网治理的目标有三个方面(开放)。
4. “互联网+”思维是什么?(是一种商业民主化的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是迭代、极致、平台、跨界的
思维。)
5. 办公自动化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6.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能够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与升级,这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简政放权、创
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提高政府运转效率)的必然选择。
7. 1983年,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剪辑出版了哪本书,提出将信息产业分为了两大产业群。(《信息产业前景》)
8. 到了哪一年,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开始突出电信和网络服务的重要性?(2002年)
9. 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了一些企业的短视和(失信)之举,企业之所以不注重“信用”,与违规成本过低密切相关。
10.北美产业分类体系是在哪一年制定的产业分类标准?(1997年)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公众的(健康价值观)的树立提供了有效的思想保证。
12.所谓个人信用制度,是指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管理、监督和保障个人信用活动的一系列规则、(政策和法
律)的综合。
13.近代信息组织阶段,信息机构存在的最终目的是(利用)。
14.社会诚信制度只要包括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行政规章和行业自律规则等什么(制度体系)。
15.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信息组织方法是(字顺组织法)。
16.(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技术上的突破,把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
领域。
17.“互联网+”之下,当数据产生是全方位、实时、海量的时候,企业间的协作就必须像互联网一样,要求网状、
并发、实时的协同。特征有运营数据化、渠道扁平化、信息共享化和(协同网络化)。
18.现代社会,人们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们是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存在着。
19.沟通时的心理效应有(以下都对:投射效应;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20.“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 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21.“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分享)。
22.信息技术在什么时候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20世纪4年代)
23.亚投行区域内成员国的出资额最多的是哪个国家(中国)。
24.日本信息商业化产业群有多少分支产业构成?(10个)
25.(信息检索)是一种有目的和组织化的信息存取活动,是对信息集合与需求集合的匹配与选择。
26.领导在与下属沟通时重在(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