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关于印发《南昌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
洪科字〔2023〕54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依据江西省科技厅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江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林业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南昌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昌市科学技术局 南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南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南昌市生态环境局
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南昌市交通运输局
南昌市林业局
2023年3月16日
南昌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
(2022-2030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我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科技创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目标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坚持系统布局、前瞻引领、重点突破、融合应用,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零碳负碳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迭代升级,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地、示范之地,高质量支撑引领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面向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重点领域,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高地,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突破关键技术。瞄准国内外技术前沿,立足应用导向,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动力电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业流程再造、生态碳汇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建立创新体系。聚焦碳减排、碳零排和碳负排技术研究方向,建设市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争创省级创新平台2家,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等领域,支持我市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组建省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
——集聚人才团队。实施领军人才引育专项行动,力争引育20名以上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5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一批国际国内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
——优化双创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科技领军型企业,创建一批省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省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支持企业承担省、市“揭榜挂帅”等绿色低碳科技项目。新增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3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
到2030年,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与先进储能、大功率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高质量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如期实现碳中和。
二、重点任务
(一)基础前沿低碳技术创新行动
1.推动低碳基础与管理决策研究。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需求,鼓励高等院校、大院大所、龙头企业整合产学研用资源,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技术交叉融合,重点推进能源互联、规模化储能、低碳工业原料替代、效率提升、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环境协同治理等研究。
2.加强前沿低碳技术创新引领。围绕太阳能、储能、氢能、生物质能、CCUS、生态系统碳汇等领域,重点开展新型高效光伏电池技术、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新一代太阳能发电、电化学储能、催化制氢、生物质发电、富氧燃烧碳捕集、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研发等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强化在绿色农业和生态系统碳汇全周期监测评估等方向新技术、新机理的研究。
(二)能源系统结构优化升级行动
3.加快传统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和化石能源替代。坚持节能优先,在电力输配和工业、交通、建筑等终端用能环节,研发和应用能效提高技术。支持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开展清洁高效生物质掺烧发电研究。鼓励新昌电厂实施传统火电设备改造升级,开展燃煤机组灵活深度调峰技术,新型高效低碳循环发电系统研发。
4.推进低碳能源关键技术创新。围绕能源体系脱碳重大需求,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大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力度,重点突破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引导实施化石能源与CCUS技术相结合的高效清洁利用。推动分散式风电发展,推进环鄱阳湖区风电、联圩风电项目建设。加强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技术多元化应用,发展“新能源+储能”。推广“光伏+”开发模式,推动建设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光伏电站。推动电化学储能等调峰设施建设,推广应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交直流混联电网运行等技术,健全能源供应保障和储备应急体系。
5.促进多元能源系统互补融合。推动建设结构合理、以稳定性能源为依托、具有高度灵活性的新型能源系统,重视氢能的减碳作用,发展基于分布式技术的生物质能源和移动能源技术。促进传统化石能源、储能、新能源协调规划、交互响应、互补互济,推广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站,推动新型数字技术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灵活调节能力。聚焦“风、光、火、氢、储”等多能互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推动构建面向各类型用能单位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
(三)工业低碳转型技术突破行动
6.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及应用。支持工业企业电气化改造,重点研发高效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原料替代、低碳原料替代技术,强化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余热余压高效利用、三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工业数智化等共性节能技术研究。依托市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研发全废钢电炉流程集成化技术、高效蓝光OLED、低能耗MOCVD设备、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集成等核心技术。围绕高耗能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技术需求,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升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研发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设备,引进转化5G、AI、大数据等智能化管控技术,推广企业节能诊断服务,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发展。鼓励碳排放重点企业探索采用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技术工艺,支持纺织行业骨干企业探索纺织品碳中和认证。
7.加快工业过程与CCUS技术耦合。聚焦CCUS技术发展在捕集、分离、封存、利用等环节的关键技术需求,重点研究煤制氢+CCUS耦合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二氧化碳压缩再提纯技术等,推动新型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富氧燃烧设备与系统集成、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极探索CCUS技术与电力、钢铁、化工、有色等高耗能工业流程耦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重点突破二氧化碳捕获-分离-利用全过程低碳耦合集成、工业烟气二氧化碳低成本捕集回收等技术。
(四)城乡建设与交通低碳技术攻关行动
8.推进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以推广绿色建筑和建筑全寿命周期减碳为重点,大力推动低碳建材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重点研发天然固碳建材、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光储直柔供配电关键设备、分布式高效储能、建筑建设全过程装配式绿色建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提升绿色建材、绿色建造、建造电气化应用比例。发展农村零碳建筑,研究农村建筑“太阳能+光伏+热泵联合供暖制冷水循环系统”,实现能源生产与消费互动解决。推广建筑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统、能耗模拟分析等技术在建筑设计、建造及运行过程中的应用,研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建筑能源管理中的集成应用,推动建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9.推进交通绿色低碳发展。以交通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方向,推动交通低碳燃料替代,推广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关键、氢燃料电池、生物燃油、能量回收等技术。推进绿色智能交通发展,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交通系统融合创新,研发交通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状态的自主化感知、处理诊断及决策技术。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电气化替代,着力研发和应用道路交通系统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五)固碳增汇技术创新支撑行动
10.加强生态系统碳汇技术支撑。推动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计量、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重点开展森林、湿地、草地等碳汇人工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碳汇计量与监测、碳汇开发技术等研发应用,推进梅岭西部森林生态保育区改善林分林相,提高单位林分蓄积量。持续推进赣抚尾闾、“一江十湖”、城乡库塘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抓好象山省级森林公园观鸟点及候鸟栖息地生态修复工作。推动遥感测量、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碳汇实测领域的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碳汇资源监测体系。依托鄱阳湖南矶湿地野外综合实验站等野外监测平台,开展生态碳储量核算等研究,攻关湿地碳汇、土壤碳库等稳碳增汇技术。
(六)先进低碳技术示范推广行动
11.推进能源技术迭代升级。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强数字化与低碳化融合研究,大力推广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利用及多能共用先进技术,积极推动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等技术迭代应用。
12.加速低碳技术示范推广。完善先进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机制,积极推荐先进技术进入《江西省绿色低碳技术目录》。以钢铁、造纸、纺织、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医药等行业减污降碳需求为导向,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支持建材、化工、钢铁、环保等行业进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等技术转化应用。推动先进低碳技术在重点企业及公共机构等场景应用,探索开展公共机构零碳实践活动,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
(七)低碳创新平台载体建设行动
13.建立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依托“一廊、一区、一岛、三城、多点”的绿色低碳发展重大创新布局,聚焦南昌市4+4+X重点发展产业,围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等碳中和关键技术领域,组建一批市重点实验室,择优推荐申报省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江西省碳中和研究中心等省、市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低碳前沿技术研究。
14.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聚焦我市材料、电子信息、汽车、虚拟现实、航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选择我市最具优势地位的科研机构作为核心平台,依托核心平台联合业内优势科技力量组建省级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和省实验室,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开展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着力提升产业链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15.加强低碳科技企业和园区建设。围绕“4+4+X”产业体系,积极培育省级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强化企业低碳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提升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量质“双提升”行动。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为主线,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创建工作,打造一批零碳示范企业和园区。引导南昌高新区通过完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度,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争创绿色低碳高新区,打造区域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样板。
(八)低碳高端人才团队引育行动
16.加强高端创新人才引育。坚持人才引进和培育并重,全面推进“10万人才来昌留昌”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顶尖领军人才领航计划”、“洪燕领航”等“洪字号”人才工程,积极做好各类人才计划的组织实施和人才项目的跟踪管理。依托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引育一批绿色低碳领域高端创新人才,持续唱响“天下英雄城 聚天下英才”品牌,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供高层次人才保障。
17.加强技术转化人才培养。聚焦绿色低碳技术需求,坚持市场导向,支持在昌高校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排放等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绿色低碳人才。鼓励科技型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订单式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绿色技术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产业领军人才。依托国家双创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加强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构建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流动机制,带动全市绿色低碳技术的转移转化。
(九)低碳科技创新合作深化行动
18.推动国内外低碳科技合作。依托驻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优势研发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基地、联合实验室等低碳领域高端创新载体。支持引导全市绿色低碳领域龙头企业与国家级大院大所、名校名企,聚焦零碳低碳负碳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开展科技合作,努力破解制约产业绿色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19.融入区域创新合作。积极融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创新合作,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对接交流,合力打造区域创新产业体系,加速人才、技术、金融等创新要素跨区域开放、共享和流动,构建创新生态圈。不断深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科技合作交流,探索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共享与转移平台,积极打造中部绿色低碳开放合作品牌。推进国内外绿色经贸与技术合作,大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贸易,围绕绿色低碳领域,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技术成果转化。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全市碳达峰碳中和统一部署和顶层设计,建立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工作合作推进机制,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紧抓行动方案落实,共同加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营造碳达峰碳中和创新氛围。县区(开发区)、管理局科技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强化政策联动,组织协调本地区有关部门、企业加强与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行动方案有效落实。
(二)完善体制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统谋划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协同攻关体系,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一体化配置。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方式,建立适应颠覆式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加强双碳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三)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和社会资本为重要支撑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发挥财政投入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投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主体地位。做大科技发展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
(四)加强金融保障
构建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推动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发展,深入开展绿色技术专利权质押融资、商标质押融资等知识产权金融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发挥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支持作用,持续拓宽绿色技术创新融资渠道,加大对重点绿色技术转移早期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力度。
(五)强化监测评估
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根据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特点,结合产业发展政策、技术发展动向和碳排放数据监测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方案实施情况开展监测评估,不断完善技术攻关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