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滥服补药。其实只要平时注意进行适量的运动,遵守良好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好营养丰富且均衡的饮食(早餐的营养更是要保证),就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长。在特殊情况下需进补维生素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大可不必浪费金钱追求其它所谓的"健康补品”,它们很可能不能补身体而对身体有害。
321、问:哪些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答: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22、问: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什么证件?
答:《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323、问:什么叫蔬菜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
答:无公害蔬菜,就是清洁、鲜嫩;有毒、有害的物质含量低于人体安全食用标准的蔬菜,应符合营养学和医学的双重标准。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还离不开化学农药,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准确、适量”的原则。
目前常用的农药单剂近百种,蔬菜生产常用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就达40多种,无公害蔬菜生产使用农药应严格筛选,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有选择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蔬菜体内农药残留量与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时间的长短关系密切。间隔期短,则农药残留量多,反之则少。因此,生产者定要严格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一般生物农药为3-5天,菊酯类农药为5-7天,有机磷农药为7-10天(少数14天以上),杀菌剂除百菌清、多菌灵要求14天以上外,其余均为7-10天。
324、问:细菌性食物中毒定义及如何预防?
答: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量有细菌或细菌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目前我国70— 80%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是 :1、有明显的季性。一般发在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2、发病急病程短。一般进食后 24小时内发病 ,短的数十分钟 ,长的 72小时内 ,但经治疗 2— 3后天痊愈。 3、发病与饮食有关。中毒病人均吃同样的食物 ,临床症状基本相似。4、无传染性。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为 :1、食品腐败变质 ,或被细菌污染发生腐烂变质 ,但往往是轻度变质 ,不易发现或被认为问题不大 ,结果进食后引起中毒。 2、食品切块太大 ,烧煮时间太短使食品未烧熟煮透。3、食品加工时生熟不分 ,包括刀、菜板、容器生熟不分 ,使熟食品受到污染。 4、食品保存不当 ,被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叮爬 ,有的食品未及时放冰箱冷藏 ,导致在常温下放置过长。 5、食品加工者带有病菌或在操作时不注意个人卫生而使食品受到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为 :1、不购买、不加工腐败变质的食品。2、新鲜食品要及时加工 ,烹调前清洗干净 ,烹调时烧熟煮透 ,烹调好的食品不要在外存放太久 ,最好现烧现吃。另外 ,外购食品或隔夜食品要回烧后食用 ,对暂时不用或用不完的新鲜食品 ,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 3、防止食品污染。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生熟分开 ,刀、菜板、容器、用具要分开 ,用后要清洗干净 ,用前要进行消毒。此外生熟食品应分别存放。 4、食品加工时要注意个人卫生。
325、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食品安全制作五大“黄金守则”:
答:1 保持清洁 勤洗手-取食品前洗手、准备和加工食品期间经常洗手、便后洗手;清洗和消毒用于准备食品的所有场所、设备和餐饮具;避免虫、鼠及其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近食物。
2 生熟分开 生的肉、禽、蛋和海产品要与其它食物分开;生和熟食品的餐饮具、工具、用具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 彻底做熟 食物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得到85度以上,尤其是肉、禽、蛋和海产品;熟食再次加热要彻底。
4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熟食要保存在冰箱里,也不能够长时间存放;熟食和凉菜做好后在室温下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冷冻食品不要在室温下化冻;
5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食品用水要安全;选择卫生安全的餐饮具;选择卫生安全的纸巾;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生吃要消毒;螃蟹、甲鱼、黄鳝要吃鲜活的。
326、问:瘦肉精有什么危害?
答:其主要危害是: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327、问:什么是食品安全
答:可以说,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对于科学家而言,永远不会有定论;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可能实现的期望;对于监管部门而言,是一种能够被执行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建立在保障消费者健康、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进步基础上的对事物的一种认知。1997年WHO在《加强国家及食品安全计划指南》中,对“食品安全”的定义为:对食品按原定用途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受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可视为是上述几种表述的综合。
328、问:食品安全标准是怎样制定的
答: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329、问:不合格食品一定不安全吗
答:一种食品依照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其原因可能有很多——标签问题、超过保质期、产品感官或者理化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等。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在很多情况下有可能只是风味不佳了,但未必就一定不安全、就有害;标签标注不规范的食品有可能造成消费误导,但也不一定绝对地就是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个别感官和理化指标不合格的食品,肯定是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的,食用后可能会有引发健康问题的“风险”,但也并不一定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330、问: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
答: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331、问:过分迷信洋食品。
答: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332、问:用方便面代替正餐。
答: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333、问:儿童过分偏食。
答:儿童食物过敏者中大约30%是由偏食造成的。因为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使人体细胞发生中毒反应,长期偏食某种食物,会导致某些“毒性”成分在体内蓄积,当蓄积量达到或超过体内细胞的耐受量时,就会出现过敏症状。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不科学的饮食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不比细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小。
334、问:长期食用“精食”
答:长期进食精细食物,不仅会因减少B族维生素的摄入而影响神经系统发育,还有可能因为铬元素缺乏“株连”视力。铬含量不足会使胰岛素的活性减退,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谢而滞留于血液中,导致眼睛屈光度改变,最终造成近视。
335、问:又到了露天烧烤的季节,都说吃烧烤不好,想问一下:烧烤食品有什么食品安全风险吗?应该注意哪些消费提示?
答:烧烤肉制品中形成的苯并芘具有致癌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损害。苯并芘又称苯并(а)芘,是一种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和致畸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物。烧烤肉制品中的苯并芘是食品在烧烤、烟熏、烘烤时,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通过热聚合反应生成苯并芘。经常大量摄入烧烤食品对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路边烧烤安全隐患多,应引起足够重视。(1)部分流动烧烤摊贩所使用的食物原辅料来源不清。个别商贩常将肉串烤制半熟、售卖时再加工,生熟不分,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烧烤食品烤制时间短,中心温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2)部分路边烧烤摊位不具备餐饮服务的基本条件,卫生条件较差,加工制作过程不规范,部分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经营时间地点不固定,不仅造成监管部门监管困难,也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危险。(3)按照相关规定,餐饮服务单位不得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盐。个别不法商贩使用嫩肉粉等添加剂,易引发硝酸盐中毒。原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5月28日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的公告(2012年第10号)》,规定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钾)。
建议消费者应选择正规经营的餐饮服务场所,合理膳食,减少不必要的消费风险。
336、问: 我经常听说有的孩子体内含铅超标,并且会引起很多疾病,如何正确认识食品中的铅含量?
答:铅普遍存在于环境和食品中,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铅是一种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有重要工业用途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物,空气、家居环境、饮用水和食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一定量的铅。通过饮食摄入和空气吸入是成年人铅暴露的主要途径。对于儿童而言,通过手-口途径摄入含铅的灰尘、土壤或接触含铅的油漆玩具和器皿也是不可忽视的途径之一。
食品中铅污染主要对人体造成慢性损害,婴幼儿较敏感。我国及国际上均对婴幼儿食品设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鉴于铅对婴幼儿健康的潜在危害,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铅含量规定了比普通食品更加严格的标准。即食婴幼儿配方食品的铅限量值为0.02mg/kg。同时,我国还规定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添加鱼类、肝类、蔬菜类的产品除外)的铅限量值为0.2mg/kg。
短期摄入铅超标食品不会造成明显的健康损害。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以风险评估结果为基础,以保护大多数人为原则,铅的风险评估是以终生持续暴露不产生可观察到的健康损害为基点的,因而具有充足的保护性。对于铅超标食品,从健康角度来讲,如果没有长期食用,一般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明显的健康损害,但也应依法采取监管措施。
专家建议,对于婴幼儿食品和孕期食品,建议消费者到各大商场、超市等正规销售场所购买,并留存购物凭证。消费者如果发现可疑食品,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31。
337、问:据说食物中含铝很可怕,最近听说有的地方的油条里面含铝,油条还能不能吃了?
答: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发布《关于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的公告》:自2014年7月1日起,禁止将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用于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膨化食品生产中不得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小麦粉及其制品(除油炸面制品、面糊(如用于鱼和禽肉的拖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产中不得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俗称“明矾”)。因此,油条制作过程中可以使用明矾。只要油条中铝残留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完成的中国居民膳食铝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长期食用油条等此类含铝食品的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的机会较大。
建议消费者科学安排饮食,均衡膳食,减少含铝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338、问:我看到超市或者是市场上的业户有的经营自制食品,我想问一下在购买这样的自制食品都注意些什么?
答:第一仔细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注意包装是否完好,标签不完整、包装破损的不要买,必要时可闻一闻有无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