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文档  52文库-文库文档资料大全!
您的位置: 首页 > 医药文档 » 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第21页
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第21页
 来源: 52wenku 52文库点击: 118 日期:2017-02-14 



  第二尽量选择新鲜的、刚出锅的产品,少买容易腐败变质的凉拌菜。熟卤制品买回去后最好再重新加温,凉拌菜买回家最好再增加一些醋、蒜等调味品杀菌。

  第三警惕自制食品的打折促销活动,此类活动大多是针对马上过期的食品进行的,安全指数不高,不要贪图便宜而大量购买。

339、问:我家小孩就喜欢喝可乐、雪碧这些碳酸饮料,我听说喝这种饮料不好,我想问问这种饮料有什么不好呀?

答:这种碳酸饮料的危害具体有:一是影响消化系统。不管哪种口味的碳酸饮料,让你感觉很爽、很刺激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碳。足量的二氧化碳有抑菌、杀菌的作用,但碳酸饮料喝得太多对胃肠消化却是有害的,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也会对体内的有益菌产生抑制作用。而冰凉的水分加上大量的二氧化碳也会使人腹胀,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胃肠功能紊乱。

二是导致肥胖并损坏牙齿。饮料中过多的糖分被人体吸收,增加了热量,长期饮用会引起肥胖。更重要的是,这种饮料很受青少年的喜爱,容易喝上瘾,这样,饮料中的糖分和酸性物质,对孩子的牙齿发育很不利,容易腐损牙质。

三是导致早发骨质疏松。可乐类饮料大多也含有磷酸,钙与磷是一对平衡搭档,过多地摄入磷就会妨碍钙的吸收。因此,常喝可乐类饮料,会减少骨骼对钙的储存,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提前的几率是其他人的3倍。

因此建议,还是让孩子少喝碳酸饮料。

340、问:我非常喜欢吃麻辣烫,但听很多人说吃麻辣烫不好,我想问一下:经常吃麻辣烫有什么坏处?

答:许多人都喜欢吃麻辣烫,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对既辣又热的麻辣烫更是大爱。而走在街上,也时长能够看到麻辣烫的小摊前总是坐满了人,其实,美味的麻辣烫一度被列为是街头的垃圾食品之一。常吃麻辣烫的危害还有许多。众多研究显示,进食过烫食物会增加口腔、食道以及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几率。而麻辣烫则是在过热的情况下进食的。医生说,不论是口腔还是胃肠道粘膜上皮,亦或是食道内壁,它都由黏膜组成,十分娇嫩,其正常耐受的温度在40℃~60℃,一旦遭受到50℃~60℃以上的热刺激,就容易发生损伤,更可能烫伤。这样就会周而复始地损伤黏膜使得水肿的粘膜发生异形性改变、不典型增生,最终导致癌变。

再者,麻辣烫其实并不卫生,无论是材料的准备还是汤底,都会对人体有所伤害。不少摊贩或海产品零售商为了使海产品看上去新鲜、保存时间长,常常会使用国家禁用的工业碱、福尔马林发泡。工业碱价格低,但是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福尔马林虽然能让食品保持新鲜状态,但是毒性大,食用后容易引起咽部、口腔、食管、胃肠道等不适及病变,大量食用或经常食用被福尔马林浸泡的海产品,会损伤人体的肝脏,甚至诱发癌变。

所以,平时喜欢在街边吃麻辣烫的朋友要注意加强自我的保护意思,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则最好少吃。建议,为了健康,日常饮食不宜过快,并且要少吃过烫过辣的刺激性食物。

    341、问:食品安全问题是能做到零风险的吗?

答:不可能,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我们做任何一件事,甚至是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都可能面临风险,何况是“吃”。且不说人类自身、人类的食物无时不受复杂的客观环境(空气、土壤、微生物等)影响,有已知的,还有未知的,即使是属于主观能动方面,也有偶发事件、人力不可及的范围及操作成本问题。零风险只是个美好的愿望——无论是自己的小块种植还是大规模种植,无论是初级农产品还是深加工,无论谁来生产谁来监管,都没有零风险。这种风险,有点像审计工作中的“固有风险”——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结构的前提下,由于内部因素和客观环境而造成错误的可能性。

没有零风险,我们还是要种植,要生产,要消费,道理很简单,我们都是吃货,不能不吃。所以食品生产不是要承诺“零风险”,而是要将风险降得越低越好,降到风险可控的范围。对于食品安全“事件”要进行具体分析,因为实际情况很复杂,有些是人为的、故意的,但也有其它原因——这个道理大家都会认同,但在实际中往往就没这么冷静了,只要一有曝光哪个企业的产品出了问题,经常是事件还没查明,大家就开始批判,开始给企业定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潜意识里还是认为企业是完全不应该发生任何事件的。

342、问:我是一个食品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经常处理消费者的投诉,我就想问问: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就一定是企业的问题吗?

答:在当前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消费者购买产品后投诉、维权反映出来的。应当说,只要消费者所购买到的产品确实有质量问题,那么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都应当承担责任,包括给予消费者合理的赔偿。但是,对于消费者为什么会购买到不合格的产品,其原因仍然值得细究。一个产品到消费者手上,包括生产、运输、储藏这几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错(有时一下就能判断是哪个环节出错,有些则不能),这时候就需要对同批次的产品进行再检测,以排查是不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如果是,则可能要对同批次产品召回。

在实际中,像在食品中发现某种异物(如头发、沙粒),虽然也是厂家的责任,但一般属于小概率事件(即个案)。此外,在运输、储藏环节出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小。比如需要冷藏的鲜奶,有少数顾客在超市挑选好了,逛了一会又决定不买了,却没有把牛奶放回原处,如果超市人员没有立即发现,牛奶就变质了。这种情况虽然是少数,但毕竟还是会有人买到。而很多产品,对储藏条件(比如避光、干燥)都有要求,如果储藏不当,也可能导致出厂时合格的产品,存放一段时间后就不合格了。

还要考虑到的一种情况是“恶意投诉”,虽然这样的消费者并不多,但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比如曾经有消费者反映某品牌火腿肠中有虫卵,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火腿肠生产中需高温杀菌,不可能产生虫卵,而后专家认定,通过虫卵的颜色可辨别是新鲜虫卵,是外包装破损或剥开后才产生的。像这种情况,属于哪一方的责任不言自明。

343、问:作为食品经营者我想问一下:有负面报道的食品,就一定要召回吗?

答:如果某个产品“出了事”,我们都会很关心企业如何处理这些产品,一般来说,召回是必要的措施。不管中国,还是欧美、日本等国的食品召回制度,都包含有这样一些基本的思路:需要专业的组织对不安全食品进行评估,然后按照评估结果确定召回的级别和方案(召回的名称、数量、批次、区域、措施等等)。

不安全食品的评估、认定,召回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个严谨、规范的程序,因此,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情况和舆论要求也许不尽相同,有时候负面报道指出的确实是不安全食品,有时候则未必是,这时候就不需要召回。此外,并非报道了某个品牌的产品不合格,该品牌的所有产品都要下架召回,如果经过安全评估,该品牌产品的其它类别、批次不会有影响,为什么要召回呢?

好的食品安全召回制度应该是鼓励企业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召回的,即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在欧美等国,消费者对于食品企业主动发现问题并召回产品,一般都会以平常心对待。相反,如果把产品召回上纲上线,甚至抓住机会大加批判,那么长此以往,因为互不信任,企业就会趋向于隐瞒、不召回——反正交点罚款也比品牌形象无谓受损好,最终造成企业和消费者双输的局面。

344、问:“我才不需要了解这么多,只要企业生产出安全的食品就行!”

答:在各项问卷调查活动中,发现有不少持这种观点的人。他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关键在于企业。消费者多了解点食品安全知识,跟促进企业食品安全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有,因为消费者有最重要的选择权。企业生产食品,本质上是一种市场行为,而“安全的食品”跟成本有直接的关系,好的原料、设备、人力、检测等都关乎成本。事实上,有很多微利行业,就是因为低价恶性竞争导致一些企业偷工减料,最后生产出不安全的食品。消费者了解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后,其消费就会变得更理性,会有意地回避食品安全风险更高的食品,也愿意为安全食品提供相应的购买预算。同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后,消费者还可以成为更好的“监督者”。

    345、问:可能致癌物会不会致癌?长期食用可能致癌?

答:可能致癌物就是“可能”致癌物。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质分类标准,1类是致癌,2A类是很可能致癌(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实验性证据有限),2B类是可能致癌(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有限,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够充分;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但是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在有些情况下,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动物致癌性的证据都很有限,但是有相关的机理分析可以提供证明)。

显然,可能致癌与致癌肯定是有区别的。苏丹红也是可能致癌,但大部分人的印象都是“致癌物质”吧?如果“可能致癌物质”能简称为“致癌物质”,那干脆就不用分级了。根据资料:国际癌症研究所对800多种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绝大多数都或大或小有致癌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咖啡、葡萄酒白兰地和清酒、泡菜,甚至还有晒太阳。若简单粗暴地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食品都排除掉,你舍得吗?

不管是致癌或者可能致癌,都一样跟剂量有关,因为得出这个致癌或者可能致癌的结论,本来就是根据一定条件下的一定剂量试验出来的。比如大家都听说过的“手机可能致癌”(属于2B级),其中一项研究对象即是平均使用手机10年以上、且每天通话超过30分钟的人群。

在很多报道中,最常见的就是“长期食用可能致癌”,这句跟“长期在路上走可能被车撞”有点类似。这样的句式它有可能指的是“每天大剂量的吃上几十年会有十万分之一患上某种癌症的可能”,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查证一下靠谱的资料,然后看看自己到底值不值得冒险吃一点这个东西。

    346、问:对于食品安全,经验和传统就可靠吗?

答:当我们谈到经验和传统时,一般都会说,“你看,千百年来都是这么吃的!”传统食品及其工艺因为经受了“历史检验”,一般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但很显然,在传统条件下,因为没有对危害成分检测的概念,很多隐藏的、长期的健康危害都不会被发现,所以传统和经验并不绝对可靠。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过去端午节要喝雄黄酒,现在已经证明雄黄酒里的砷是有害的;以前包粽子会放点硼砂,但现在禁止企业在粽子里添加硼砂。对于很多家庭自制的传统食品,包括腌制、烧烤、熏制食品,虽然都是“舌尖上的美味”,但很难说完全健康。

在我国,传统是特别有生命力的一种东西,违背传统观念的做法经常会受到抵制。西瓜居然可以打植物生长调节激素?豆浆不是现磨而是用豆腐粉来冲调的?烤鸭不用木炭而用电炉烤的?白酒不是自然发酵而是用食用酒精勾兑的?这都是很难接受的。传统食品的做法、口味确实值得怀念,但由于当今社会对食品消费更广泛、更便捷的需求,传统的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工艺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此外,从食品科学角度来说,现代食品工艺在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我们应该尊重传统,但不迷信传统,对传统也要有辨析的精神。在有些地方,传统和现代可以并行不悖,有些地方则提倡用更先进的现代食品工艺取代传统做法。

    347、问:是不是以前的食品就更安全?

答:这个问题跟问“是不是以前的交通更安全”有异曲同工之处。现代食品更丰富了、流通更广泛了,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上,无论以什么概率来算,食品安全事件都是“剧增”了,再加上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媒体曝光增多,能看见的食品安全事件当然是更多了。不过,就算从绝对的角度来看,以前的食品也未必就更安全。某网站曾做过一个专题叫“谁说改革开放前的食品就靠谱”,从我们最日常食用的大米、蔬菜、茶叶、酱油来看,“以前的”都不见得更安全,那时候的陈化米比现在的多,发霉的粮食都不舍得扔。很多人以为那时候农村的蔬菜就更“绿色”,有一部分当然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的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还很少,但那时候普遍使用剧毒、高毒农药(敌敌畏、66粉之类现在已经禁了)。





    tags: 食品安全试题及答案第21页


豫ICP备14015699号